在个人信用的发展过程中,信用卡是一个很大的跳跃,因为它将个人的信贷能力提高了一大步,把抵押贷款往信用贷款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。但是你知道吗,信用卡其实并不是银行家们发明出来的,而是起源于餐饮业!
这就要说到上个世纪50年代,有一个叫弗兰克的美国人,他到餐厅吃饭的时候忘了带钱包,这么一个尴尬的经历就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,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让人们“当下消费,事后付款”。然后他就投资了一万美元,成立了“大莱(Diners Card)俱乐部”,然后为会员提供了一种塑料卡片,证明你的身份和支付能力,会员凭着这张卡片就可以记账进行消费。

现在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中国。在这里,信用卡的业务呈现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征,就是传统的信用卡业务非常滞后,而网络的信用工具非常发达。
我国传统信用卡的覆盖率在全世界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,平均三个人持一张卡,是美国人均持卡量的1/10。而且在中小型的城市,信用卡的覆盖率就更低了。这个现象其实和我们中国的金融体系的发展特征是紧密相连的——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国有的大银行为主导,目标是替国有企业融资,所以对私的个人业务一直不发达。

但是这十来年,随着社会的代际转变,像70、80、90后成为了消费主力,加之收入水平上升,信用卡的业务正飞快地增长。其中,在很多90后心目中,蚂蚁花呗、京东白条这些网络的信用工具甚至已经取代了信用卡的位置。当然这些金融工具的本质其实就是信用卡,只不过是从有形的卡片换成了“虚拟卡片 + 纯线上场景”而已。

交流QQ1826672306